《星期一的京奧之旅》創作起點(7):構思劇中人

旅行是一回事,把旅行作為一種創作素材而寫成劇本,是另一回事。以下要分享的是關於這趟京奧之旅如何化為劇本的過程。


寫戲的基礎在於人物。有人才有事,有人物才有故事。一切起於人物的構思:這齣戲有哪些人,他們發生了哪些事,而這些事又如何影響了這些人,使他們的關係發生變化,而推動了故事……。其實一個劇本,簡單說,就是在編織人……堆疊到最高點,也就是所謂的高潮,然後有某種解決衝突的方式,通向戲劇的結局。

雖然每位教編劇的老師都會說要從人物出發,最好是由人物牽引出故事,而非相反,但在技巧上,在實際的編寫上,往往是相互運用的。話雖如此,但根據經驗,除非已有一個很好的故事架構或者故事精采到非這樣寫不可(人物不人物都不是最重要的),不然的話以人物作為起點仍是王道。

星期一的京奧之旅》是由人物出發的。最初的構想,是台灣背包客踏上京奧之旅,向北京的一對新疆夫婦租了一間客房,同在一個屋簷下生活了一段時間。因此,起先,這齣戲主要有三人:台灣房客新疆夫婦。

台灣背包客的關鍵字設定如下:三十歲,台北人,喜歡旅行當背包客,去北京旅行時不住旅館而跑去租民宿,當了新疆人的房客……(咦,跟我自己好像呀~)不行,他不能跟我一樣也姓周,那要為他取個什麼名字才好呢?傷腦筋……

寫劇本的人經常會遇上過不去的點」(或者障礙),想老半天可能都想不出解決的辦法,不知該如何過得去。例如,當我發現自己和這名台灣背包客相似度高達90%的時候,我忽然察覺到我過不去,因而決定這個人物必須調整:他必須是與我類似而不是與我劃上等號,而且相似度必須下修;他不能只是我,否則我可能會陷入自溺的情緒,創作出一篇喃喃自語的日記,而不是一齣戲。因此,雖然這個台灣背包客來自於我,但我必須要與他保持距離。

不久,我又撞上另一個過不去的點。它比較像是一道難以攀越的牆。當我構思新疆夫婦的同時,我意識到自己無法掌握維吾爾語。這令我反覆憶起當時。當時,大家雖然皆以普通話聊天,溝通上也沒有太大問題,但他們兩人私底下交談時,說的是維吾爾語。(這點可以理解,如同在原住民部落皆用母語溝通,遇見平地人才說國語)於是,這給自己出了一道難題:當你無法掌握維吾爾語(連基本語法都掌握不到),你要如何寫新疆人?如果真的寫下去,能寫得好嗎?

還是,要比照時下流行的作法,只要在台詞前面寫上(維吾爾語),後面照寫漢字漢語,反正到時候交給演員和導演去處理就好了。問題是,對於以文字刻劃人物的劇本工作者而言,這樣好嗎?這麼做,能把人物給寫好嗎?

於是我停下劇本,陷入苦思,也陷入自我交戰中。

留言